永昌縣隸屬于甘肅省金昌市,位于甘肅省西北部,地處河西走廊東部、祁連山北麓、阿拉善臺地南緣。東鄰武威、北接金川、西迎山丹、南與肅南接壤。地理坐標為東經(jīng)101°04′-102°43′,北緯37°47′-38°39′。東西最長距離144.8公里,南北最寬距離144.55公里,總面積7439.27平方公里。
截至2010年,永昌縣轄9鎮(zhèn)、1鄉(xiāng),共111個行政村,917個村民小組,10個社區(qū),總?cè)丝?4.3萬人,以漢族為主,少數(shù)民族有蒙古族、回族、番族等。
2011年,永昌縣實現(xiàn)生產(chǎn)總值444017萬元,按可比價計算,較2010年增長13.28%。
據(jù)境內(nèi)發(fā)掘的石犁和鴛鴦池、毛卜喇、水磨關(guān)、二壩、九壩、亂墩子灘、九個井等20多處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和大量文物考證,在距今萬年前到4000年前后原始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早期,人類就在今永昌縣境西大河和東大河流域繁衍生息。商周時為西戎牧地,春秋戰(zhàn)國至秦時為月氏諸族牧地。
西漢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,冒頓單于遣右賢王逐走月氏,遂為匈奴右地。武帝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,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兵河西,逾焉支山,擊敗匈奴,在河西置武威、酒泉郡。10年后為打通西域,隔絕南羌與匈奴,又將二郡分為武威、酒泉、張掖、敦煌4郡,縣地分屬武威郡和張掖郡。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,全國分為13州,今永昌縣境先后置4縣,即武威郡所屬鸞鳥縣,張掖郡所屬番禾、驪靬、顯美縣。
三國魏至西晉,永昌為番禾、顯美、驪靬3縣地,先分屬兩郡,后改屬武威郡。
西晉永嘉五年(311年),前涼王張軌依焉支山置焉支、新鄣2縣,屬永寧中新置之武興郡,番禾、顯美、驪靬仍屬武威郡。晉太元元年(376年),前秦滅前涼。晉太元十一年(386年)秦將呂光自立涼州牧,定都姑臧,稱后涼。隆安元年(397年),禿發(fā)烏孤自稱西平王,為南涼;同年,段業(yè)叛呂光,改元神璽,為北涼,后涼遂滅,今縣地屬南涼;隆安五年(401年),北涼沮渠蒙遜滅西涼和南涼,置涼、秦、沙3州,番禾屬北涼番禾郡。南北朝時期,北魏涼州領(lǐng)10郡,其中番禾郡領(lǐng)彰(鄣)、燕支(即焉支)2縣。
西魏時顯美屬涼州,番禾郡領(lǐng)番禾。
北周時,力乾(即驪靬)、鄣、燕支屬涼州總管府武威郡,廢顯美縣,其地入姑臧,番禾廢郡置鎮(zhèn)。
隋文帝開皇中期(590年左右),復置番禾縣,屬武威郡。大業(yè)元年(605年),將力乾、鄣、燕支等縣并入番禾縣,仍屬武威郡。
唐初仍置番禾縣。咸亨元年(670年),于縣置雄州。調(diào)露元年(679年)廢州。天寶三年(744年),改番禾縣為天寶縣,景龍元年(707年)廢,先天二年(713年)復置。廣德二年(764年)被吐蕃所陷。咸通二年(861年),張義潮逐吐蕃,克涼州,復歸唐朝。
五代十國時期,涼州屬地均被吐蕃、回鶻、黨項諸族占領(lǐng)。
北宋至道二年(996年)歸宋領(lǐng)地,隸西涼府。宋景德元年(1004年),黨項族李元昊攻占甘、涼2州,于景祐五年(1038年)在興慶府(今銀川)建立西夏政權(quán),番禾置永州,屬西涼府。
南宋寶慶二年亦即西夏寶義元年(1226年),成吉思汗出兵滅西夏,重設(shè)西涼府。
元世祖至元九年(1272年),"諸王只必貼木耳筑新城成,賜名永昌府"(《元史·世祖本紀》)。"至元十五年,以永昌王宮殿所在立永昌路,降西涼府為州立焉"(《元史·地理志》),屬甘肅行中書省。永昌之名自此始,沿用至今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置永昌衛(wèi),隸陜西行都指揮使司。
清雍正三年(1725年),改永昌衛(wèi)為永昌縣,隸涼州府。
民國二年(1913年),廢州改道,永昌縣屬甘涼道;民國十六年(1927年)廢道,各縣直屬于省;民國二十五年(1936年),劃全省為7個行政督察區(qū),永昌屬第六行政督察區(qū)。同年11月8日,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西路軍進駐永昌,建立中華蘇維埃永昌區(qū)(縣)政府,歷時40多天。
1949年9月19日,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永昌。9月23日,成立永昌縣人民政府,屬武威行政專員公署。
1955年10月,改稱永昌縣人民委員會,屬張掖專署(河西3專署合并)。
1961年又分設(shè)武威、張掖、酒泉3專署,永昌又歸武威專署所轄。
1968年5月7日,成立永昌縣革命委員會,取代原永昌縣人民委員會。
1980年,恢復永昌縣人民政府。
1981年2月,國務(wù)院批準成立金昌市,永昌縣劃屬金昌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