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彭年紫砂壺 紫砂壺的鑒定拍賣
楊彭年,字二泉,號大鵬。清代嘉慶、道光間(1796-1850)宜興制壺名手。荊溪(宜興古稱)人。彭年弟寶年、妹鳳年,都是當時制壺高手,一門眷屬皆工此技,名聞一時。彭年善于配泥,所制茗壺,渾樸工致。傳大彬手捏遺法,漸少傳人,至彭年始復(fù)捏造之法,雖隨意制成,仍具天然之致。嘉慶間陳曼生(名鴻壽)作宰溧陽,與彭年合作制壺。世稱“曼生壺”,為世所珍。并嘗與瞿應(yīng)紹合作制砂胎錫壺,柄上鐫有“彭年”印記。彭年制壺甚伙,大多是與陳曼生合作所制。汪慶正《上海博物館藏宜興陶器》(刊《宜興陶藝》,1990年香港市政局出版):“上海博物館所藏的《陳曼生畫冊》中,有一幅畫面為砂壺一件及盛開的菊花,題有:“楊君彭年制茗壺,得龔、時遺法,而余又愛壺,并亦有制壺之癖,終未能如此壺之精妙者,圖之以俟同好之賞。西湖漁者陳鴻壽、曼龔父(章)”……這幅畫有二點特別重要:其一,是陳曼生對楊彭年的直接評價;其二,是畫出了曼生所謂最得意的砂壺式樣。”
彭年善于配泥,所制茗壺,玉色晶瑩,氣韻溫雅,渾樸玲瓏,具天然之趣,藝林視為珍品,當時常為溧陽知縣陳鴻壽制作《曼生壺》,歷來為鑒賞家所珍愛,現(xiàn)有《鐘式壺》藏于上海博物館。他善制茗壺,渾樸雅致,首創(chuàng)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藝,雖隨意制成,亦有天然之致。他又善銘刻、工隸書,追求金石味。他還與當時名人雅士陳鴻壽(曼生)、瞿應(yīng)紹(子冶)、朱堅(石梅)、鄧奎(符生)、郭麟(祥伯、頻伽)等合作鐫刻書畫,技藝成熟,至善盡美。世稱“彭年壺”、“彭年曼生壺”、“彭年石瓢壺”、聲名極盛,對后世影響頗大。